“岁老根弥壮,阳骄叶更阴。”从江南制造局的蒸汽机,到新时代的移动智能大终端,上海滩的传奇永不落幕。
当前,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变革与转型的关键时期,每一家车企都在这场变革中探寻方向,试图在未来的市场格局中抢占先机。传统汽车巨头需要突破固有模式,新兴车企则在努力开辟新赛道,行业竞争愈发激烈,技术迭代日新月异,消费者的需求也日趋多元且严苛。
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2025年4月10日,上汽集团以一场“懂车更懂你”为主题的发布会,向全球用户展示了其从“规模领先”迈向“全面领航”的雄心。
这场被命名为“2025上汽之夜”的活动,不仅是一次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,更是一场关于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思想盛宴。
回溯历史,70年前,以上海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揭牌成立为标志,上海汽车工业的历史由此开启;40年前,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,上汽开创了合资合作的行业先河;10年前,上汽率先提出汽车发展“电动化、智能网联化、共享化和国际化”的新四化理念,有力助推中国汽车行业破浪前行。
而如今,上汽集团携手用户、合作伙伴共同开拓进取,通过“技术平权”“安全重构”“生态共创”等核心理念的深度解读,为下一阶段竞争划定新的坐标系,引领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全新的个性化和出行服务时代。
在过往的汽车行业语境中,“我们”往往是主角,车企更多从自身角度出发,阐述未来规划、产品推出等,比如“我们的未来准备做什么、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什么产品”等等。
然而,在这次上汽集团“懂车更懂你”的发布会上,《汽车》敏锐捕捉到了一些变化,“我们”的前面,增添了“用户”这一限定语,甚至用四个连排句来表达上汽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:用户希望“省钱”,上汽就努力打造“效率神器”,用相同的钱,跑更远的路;用户希望“安全”,上汽就努力打造“机甲卫士”,全方位守护出行每一程;用户希望“好用”,上汽就努力打造智能“全家桶”,让汽车真正成为聪明伙伴;用户希望“做主”,上汽就努力搭建更多交互平台,让用户声音转化为产品基因。
这四个排比句层层递进,淋漓尽致地凸显出在上汽集团的新语境里,“用户”已然成为至关重要的核心。
正如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所言:“不满是向上的车轮,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。用户对现有产品与服务的不满足,对未来更美好出行生活的向往,将驱动上汽持续进阶。”
谈及进阶,上汽集团着重提出一个核心词汇,那就是“平权驱动进阶”。在上汽集团看来,各类技术平权已成为不可阻挡的确定性趋势,平权能够打破行业垄断、重塑市场规则,进而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,持续推动整个产业业务模式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。
那么,上汽集团是如何规划自己的进阶之路的?据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介绍,真正的平权不应止步于功能普惠,而是要以“人-车-生活”为支点,驱动用户出行的全面进阶。唯有凭借“平权”重塑产业价值,通过“共创”重构生态格局,才能推动中国汽车从规模领先成功迈向全面领航。
此外,贾健旭还指出:“未来,人们的第一辆车主要用于满足社会通勤需求,是纯粹的代步工具;而第二辆车,则更多是个人生活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彰显。”并且,他认为在推动中国汽车向“个性化时代”迈进的进程中,将分为两个阶段。
第一阶段是汽车软件个性化。如同手机上丰富多样的APP,汽车装载的软件、智驾系统等,借助与AI的深度融合,汽车将成为人的“第三空间”,个性化的生态软件能够充分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。
第二阶段是汽车硬件个性化。届时,汽车将彻底成为人的生活伙伴,随着电子电气架构的持续完善,汽车硬件的可拓展性、可选择性会日益丰富。
在上汽的设想中,未来,汽车就是一台大号的、移动的手机,你一上车,就坐进了你的手机内部,一切手机功能全部在车端完美实现。
接下来,上汽集团将稳步推动这份畅想落地成线月18日,智己汽车会举办发布会;4月23日揭幕的上海国际车展上,全球汽车设计大师约瑟夫·卡班携两款新作惊艳亮相。在他的引领下,未来一年时间内,上汽将陆续推出十多款全新车型,全面展示上汽对于未来的构想。安全重构,从“
三层体系”开始!在智能化飞速发展的当下,安全问题频繁出现,这无疑在广大消费者心中种下了对汽车安全性能的疑虑种子。
面对这一现状,上汽始终坚守安全底线,将其作为技术平权的核心要素。从顶层设计理念出发,上汽深度整合安全保护的软硬件资源,匠心独运地打造出
“不怕撞、不会撞、撞了也不怕”的三重安全体系,实现了从传统“被动防御”模式到“全链路闭环”模式的系统性重大跨越。
“主/被动一体”智能安全系统,同时构建起自主可控、成熟可靠的ADAS、VMC等数字智能技术,为车辆赋予主动避险能力,将安全保障水平从99%提升至99.999%,最大程度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。至于那万分之一的意外情况,上汽凭借引领行业趋势的主被动安全融合应对方案,充分发挥全链路、全打通、全开放的自主研发优势,打造出跨系统、精冗余的安全控制体系,确保在最坏的情况下,也能将损失降到最低,真正做到
“撞了也不怕”。上汽正在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性,为用户的行车安全保驾护航,《
E汽车》也想在这里提醒大家,自己永远是安全第一责任人,也得守护好安全底线。
“朋友圈战略”,以“扩圈”为核心,彰显出其开放包容的生态观,进一步打破外界对其的固有认知。上汽积极与中国智能驾驶领域的
“四大高手”——华为、Momenta、地平线、大疆等企业展开深度合作,形成覆盖智驾、座舱、芯片等多领域的全栈能力,覆盖从L2 +到L4级的智驾系统。比如,Momenta的“飞轮式”自动驾驶方案已成功落地智己品牌,华为也深度参与智驾系统开发。这种“兼容并包”的合作策略,不仅保障技术路线的丰富多样性,还极大加速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。上汽通过与
OPPO、火山引擎等企业合作,致力于将上汽的汽车打造成“移动的超级手机”。银河全栈座舱3.0系统能够兼容鸿蒙、安卓、iOS三大平台,实现手机、手表、耳机等设备的无缝互联,语音识别率近乎100%,控制延时低于150毫秒。这种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,重新定义了车机交互的边界。“GloCal
战略”以上下结合的方式,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。比如,上汽商用车板块整合大通品牌资源,在海外市场输出定制化产品方案,同时通过合资伙伴反哺本土技术。发布会现场,上汽的众多
BG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直言:“汽车产业这些年来超越了传统机械工业,已经变成了科技产业,这个变化让我们有机会跟上汽跨界合作。”贾健旭则对此回应称:
“我们不可能把每一样东西做得最好,但是,这个世界一定有人会把一件特别的东西做得特别好,我们要把他们串起来放进上汽,服务于我们所有的用户。合作伙伴是一粒粒珍珠,我们上汽要成为托起珍珠的盘子,串起珍珠的那根线。而且,这种东西只有植入上汽的DNA才能做得最好。”
“三套拳法”,揭示了其应对产业变革的系统性思考,力求做到战略升维。用王晓秋的话说,同心合力,搏出上汽新天地。
“外家拳”意为同行借鉴、跨行革命、借力打力。放到上汽体系中,即为合资升级与生态共建,深化与大众、通用等传统伙伴的技术共创,同时,联合科技巨头打造创新产品。
还有,活应用、重配合、创优势的“组合拳”,利用上汽的市场先发优势,不断扩大海外版图,持续输出“中国智造”。
上汽之夜”上,提出了一个“鸡蛋梗”:鸡蛋由内而外破壳是新生,由外而内打破则是毁灭。这个隐喻,让我们看懂了上汽的清醒,它正以坚定的决心、强大的技术实力、多元化的产品规划和开放的生态布局,积极应对汽车产业的变革。既以
“跪着学习”的谦逊整合行业资源,又以“站着创新”的骨气定义技术标准;既追求尖端技术的突破,又坚守安全底线与用户体验。正如贾健旭所言:
“We are more than auto”。当技术平权打破垄断、生态共创重构规则,汽车产业的未来注定是一场关于体验、生态与价值观的全面革新。
@BETHASH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