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目邀请了韩国顶尖高校的学生以及牛津大学、麻省理工的韩裔学生,进行团队协作的脑力游戏竞技。
3.《大学战争2》的比赛环节难度超高,全方位考察参赛者的记忆力、信息检索能力等综合素质。
4.其中,首尔大学金圭民在节目中表现出色,成为人气top选手,粉丝量达到六万。
5.然而,与《大学战争2》相比,内娱综艺节目更注重包装嘉宾的人设,导致观众对选手的实力评价产生偏差。
当我们各大平台综艺换来换去,都只能看到一帮老熟人夹杂着新网红们刷脸时——
最近播出的韩综《大学战争2》,在豆瓣喜提了一水的高分好评,真正的“小众宝藏”评论区be like↓
一档在国内并不出圈,影响力只存在于韩综/脑综爱好者圈层的节目,却能让素人嘉宾在中文社交媒体上拥有了大量自来水。
《大学战争2》,邀请了首尔大学、高丽大学、延世大学等韩国顶尖高校的学生,以及牛津大学、麻省理工的韩裔学生,以学校划分出了七组四人战队,进行团队协作的脑力游戏竞技。
内容策划方面,没有介绍学校title、嘉宾家庭背景、兴趣爱好一类的vcr;没有明星评委、观察员闲聊;
开头五六分钟快速介绍了几十位参赛选手的学校、专业、年级、学神战绩,然后就直接开始讲解规则,进入第一轮排位赛。
规则介绍、比赛实录、中间穿插简短的选手采访,构成了这档综艺的全部内容。
第一轮团战游戏“算式拼图”,既要将每行对应的数字分解成正确的算式,又要找到合适的拼图块放置在棋盘格的正确位置;
解题过程中需要不断尝试不同可能性,还涉及到大位数的开根号,运算量巨大。
当我还在对游戏规则一头雾水的时候,几队选手已经制定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题策略;
有对数字非常敏感的选手,能对279937这个数字一见如故,马上认出来是6的七次方加一得出的结果。
不仅考察数学能力,还有游戏玩起语言学,节目组会提供24句卢旺达语和对应的24句同意韩语,打乱句子顺序,让嘉宾据此推测卢旺达语的单词含义,
然后给选手提供卢旺达语的犯人特征描述,选手需要通过此前对卢旺达语的学习成果,找到正确的犯人画像。
也就是半小时内自学一门全新语言,然后根据有限的信息推断正确语义,非常考察选手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每轮的游戏玩法五花八门,记忆力、信息检索能力、空间想象力、博弈水平、心理素质……全方位考察韩国好脑子。
节目信息密度高到别说开二倍速了,我甚至需要时不时暂停下来理解一下到底是怎么个意思。
环节的“纯享”体现在纯干货比赛,选角方面的“纯享”体验,则来源于参赛选手的纯正“素人感”
嘉宾整体年龄都很小,大伙水灵灵地穿着代表各自学校战队的制服,或许没多时髦,但绝对干净清爽。
大家的采访也非常简单,纯分享比赛过程中的体验,除了共同的高智学霸标签,节目组并没有刻意放大嘉宾个人的性格特征;
看惯了上综艺前已经签好mcn,节目上精心打扮360°全方位打造人设,下了节目就丝滑当上网红博主开启直播带货事业的“素人”们;
其中最受欢迎的选手,是节目事前测试排名第一、首轮个人战排位第一、在后续团战中也一直实力强劲的首尔大学金圭民。
节目上不用打扮耍帅,只需库库解题就能全自动圈粉,下了节目也不用积极营业,个人ins账号上一共只发过三组综艺录制现场的照片;
24年火遍中韩两国的头部大热门恋综《恋爱兄妹》,播出三个月后,嘉宾初雅、正燮的ins粉丝量也是六万出头;
《恋爱兄妹》前期的人气男嘉宾李龙宇,在舆情翻车前的顶流时期,发布的动态点赞量大致在3w-5w。
上述数据还是在恋综嘉宾们,社交媒体平台积极营业,努力孔雀开屏,发布大量私生活照片的情况。
国内社交媒体,虽然嘉宾本人没有账号,但是某红书搜索“金圭民”,结果共有3700+篇笔记,往下划都是金圭民在综艺上的高光时刻,配合着花式赞美文案。
同样是强调素人嘉宾的学霸标签,韩综圈粉,内娱挨嘲,除了个人动机的差异,节目组也要负很大责任。
以《大学战争》为例,韩综擅长把环节集中在嘉宾最擅长的部分,突出嘉宾的硬核实力。
至于观众从智商超群的比赛表现中,挖掘到了人家其它方面的人格魅力,那是观众自己越看越爱、越品越有、一厢情愿的事。
》几档老综N代输送给内娱的老熟人外,出现的“新”面孔也大概率是网红预备役/回锅小糊糊。
而是喜欢把咱最擅长的社交修罗场、人性拉锯战加入比赛里,所以轰轰烈烈请了一大堆明星综艺咖的《十天之后回到现实》;
一边被观众吐槽关卡设计太简单没看头;一边又因为谁谁搞小团体了、谁谁坑队友了、谁谁太自私了、谁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了……此类乌烟瘴气的话题被讨论了一轮又一轮。
三来,我们的综艺叙事,太喜欢把学历和外貌、人品、家世、性格等等都联系起来。
我们爱拍制作精良的vcr,用磨皮特写镜头强调学霸嘉宾的盛世美颜、体面工作、璀璨人生;
除此之外,高智精英的人设打造也仰仗主持人、观察员和其他嘉宾们的嘴,“优秀优秀”、“好厉害啊”、“膜拜大佬”……
总之世间一切美好的品质仿佛都会和名校学历同步出现,我们致力于用学霸光环打造高大上的网红人设;
三方作用之下,产出《大学战争》里那样的新生代清流综艺咖,对内娱而言已经难度超纲;
而从老节目里走出来的硕果仅存的内娱好脑子们,常年在各大平台综艺里巡回智商扶贫的工作,看样子还是个稳定饭碗。
@BETHASH6